(一)两岸往何处去?
台湾韩流现象,与香港反送中抗争,加上中美贸易战,闹的纷纷扰扰,眼花撩乱,其实,骨子里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変]!台湾与香港游行人数,动辄数十万,或百万,顕示人心思変,过去种种不合理现像,由人民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就是反对过去,期望未来!
中美贸易战,内情就比较复杂,美国眼见中国大陆崛起,坐二望一,而且政治体制,走向专制集权,影响美国利益,先下手为强,削弱中国,...
阅读全文
题 纲
检察体系的组织设计与职权安排,涉及总体宪政改造时的宪政结构问题,惟罕见于相关讨论。在宪法史上,中华民国创建者孙中山多次提及监察权独立,却对检察官署之设置与检察权内涵未有着墨,然而,从西方立宪主义(constitutionalism)脉络观察,检察官始自法国大革命之制度产物,作为中立官署制约法院专横,担任国家公益的代表人追究法律责任,法治文明递嬗,检察官职权更加扩张,甚置于民法事件与行...
阅读全文
本次研讨会的三个单元13个主题中,有若干主题我曾经做过一些个人评析,写于拙作《强人洪森治下的柬埔寨:专制的回归与“中国模式”的复制》、《人民宪章》、《十论民运》等文章和短评结集中。我对于已经提及过的,而且暂时没有新的想法、创新性观点的,就只将我的部分主要论点摘录于本文,不再重新评述。而对此前我没有充分提及的问题,我会在本文中谈谈我的个人意见。
当然,由于每个课题都很大,如果完整阐述必须有...
阅读全文
本文所谓“民初立宪”指民国元年(1912年3月8日)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简称“临时约法”)和民国二年(1913年10月31日)首届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天坛宪草”)。与通常对“临时约法”的高度评价不同,本文认为“临时约法”存在重大缺陷,其制宪原则全然背离紧迫的社会需要,是造成早期民国一系列冲突和分裂的始作俑者;后来的“天坛宪草”继续了这个错误,最终导致国会和总统的冲...
阅读全文
研讨会论文选载
编者按 本刊和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等于2019年10月5日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成功举行了“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及未来民主宪制结构安排”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及丹麦的20多名华人学者围绕当下中国若干基本问题、未来中国民主宪制结构设计及民主转型的制度安排和路线图三个单元的十多个话题进行了热烈又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其中不乏思想火花的碰撞。研讨会的现场讨论会后在智库和博讯等网站通过视频播出。本期选...
阅读全文